Welcome!欢迎来到东方百艺企业管理咨询网站!

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施工资质改革“变天”,一级建造师何去何从?

发布时间:2020-10-28 13:20:00  来源:东方百艺  作者:百艺小编  点击次数:0
 2020年7月2日,住建部发布了《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(征求意见稿)》。意见稿明显淡化了企业施工资质管理。一是将10类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合并为1类施工综合资质,可承担各类别、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,不再申请或持有其他施工资质,实现了“一证通吃”。二是将36类专业承包专业资质合并为12类,且不分等级。通过改革从资质上已无法区分强者和弱者,那么只能从业绩和创造业绩的人去区分谁是真正的强者。

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作为工程建设领域最“硬”的一张证书,在企业资质弱化的背景下,势必带来一些变化。

一、靠挂市场“凉凉”?征求意见特级资质由原来的10类合并为1类,专业承包资质由原来的36类合并为12类。资质类别的减少势必造成证书需求量减少。施工企业从事某一行业,只需要一个资质,如铁路行业,只需要铁路工程资质就全覆盖。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办理铁路工程、铁路电气化工程、铁路电务工程等好几个类别的资质,这样企业对一建证书数量的需求将会大大减少。挂靠的市场将会逐步消失。

二、个人执业“吃香”?企业资质的淡化,势必会加强个人职业资格的强化管理。施工资质不再区分等级,那么建设单位招标时如何从鱼龙混杂的企业挑出自己心仪的企业?肯定是看过往的业绩。对业绩到底是与企业挂钩还是与个人钩?我个人认为与个人挂钩更符合实际。市场经济下,企业人才流动频繁,一个企业过往的业绩不一定代表其现在和将来的实力。而将业绩与执业者个人挂钩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。这也就意味着创造业绩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者成为了关键。所以资质改革将对一级建造师执业者是个利好。也许某一天,建设单位招标时,挑的不再是企业,而是某个具有丰富经验业务能力强的人。

三、诚信体系“重建”。当前建筑市场较为混乱。企业资质等级成了业务能力、水平的代名词和投标资格认定的唯一评判标准,企业资质因此很容易成为“商品”。无资质、低资质的就花钱挂靠,有资质的则出借资质牟利,这几乎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。在弱化企业资质后,诚信体系的建设将尤为重要。在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,通过市场机制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的同时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,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。使建筑市场走向一个诚信的良性循环。

收缩